扶好,抓紧,系好安全带。
带你去现场看看。
在今天的《乐享达人》课堂,我们邀请到的是可爱与技术并重,活泼与严谨共存的积微循环技术达人—梁桐铭,从开发人员一步一步走到技术经理,其中的艰辛与努力不言而喻。正因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,他在专业技术与管理制度方面最有发言权。
梁桐铭,2015年加入积微物联,先后参与了积微运网、积微钢铁、积微大数据屏、积微循环、积微云采等多个项目,并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担任技术支持、技术负责人、项目经理等多个重要角色。
在梁桐铭的带领下,他的团队逐步将积微循环项目发展成为公司最具潜力的项目,其本人在后来成立的积微循环事业部担任技术部部长一职,同时于2017年荣获“积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牛人”的称号。
在课堂上,梁桐铭以开发人员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,引导大家思考:有没有一种开发或管理方式把业务人员-程序员-产品经理之间的问题都解决掉呢?“有,那就是摒弃‘瀑布开发’,采用‘敏捷开发’——完整详尽的需求文档,逐个功能Coding,测试部署上线,没有需求更改,不会推倒重来,这就是最完美的开发模式。”梁桐铭说到。
随后,梁桐铭从站会、需求管理、任务管理、缺陷管理-BUG、用户故事地图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和讲解。
对于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关系,梁桐铭给出了他的观点 :企业文化和制度是刚柔并济、阴阳互补的。文化是柔和的一面,制度是强硬的一面。管理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,就是营造企业文化,定义企业制度,并且判断出:哪些问题要靠文化来解决,哪些问题要靠制度来解决。只有两者兼顾、相互融合才能增强员工的积极性、归属感,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。
作为此次课堂的乐享顾问,积微技术总经理助理、综合事务部部长陈水全、积微物联公共事务部副部长滕丽娜有话说。
陈水全
梁桐铭的讲解非常精彩,干货多、形式活泼、例子生动。从他的讲解中,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他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理解很到位,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。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,刚柔并济才能使员工的向心力、凝集力更强。
借此机会,我也分享一个思维模式,即二象限思维:以开发人员为例,应当以开发能力为横坐标,以产品、想法、开发价值等为纵坐标,将工作任务由单线扩展到二维象限,实现从线到面的发展,通过这个方法找到工作中缺失哪方面的能力,有针对性的提高,增强工作能力。
滕丽娜
听了梁桐铭的介绍,我有两个很深的感触:一是对技术型人员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,原来他们才不是沉闷单板的“程序猿”,而是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多能型人才,开发、PPT、讲解、口才样样精通。
二是今天到场学技术的女生比较多,她们的工作能力出众,巾帼不让须眉,是我们积微人的骄傲。
最后,我在这里发出邀请,希望有想法、有能力、有技术、有口才的员工,积极加入我们商学院的乐享课堂,成为乐享达人、乐享大咖,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,打开新知识的大门。
在最后的自由交流环节,学员们踊跃提问,梁桐铭耐心、认真的给予回答,以下截取了两个关键问题:
梁桐铭: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应该先由项目经理出面协调,因为出问题的核心一般是业务与需求不能达成一致,90%的功能都是可以解决的,有时候产品经理会比较弱,很难说服业务方,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应该让他们达成一致,如果协调不成,团队成员再一起想办法,让业务人员、产品经理、程序员达成一个共识。 学员二:作为产品经理,怎么引导领域驱动?
梁桐铭:产品经理可以了解领域驱动,领域驱动的核心是领域和边界,而领域驱动讲的是程序员和领域专家的故事,应该由程序员作为主导,而不是产品经理作为主导。所以这个时候由程序员主导,产品经理充当领域专家的角色,告诉程序员他们的内核、背景故事以及需求的目的。这样做出来的功能,程序员也能理解到这块的业务,以及更好的给功能增加特点。毕竟真正和电脑打交道是程序员而不是业务人员和产品经理。